直播数字人与短视频数字人:科普、平台政策与未来趋势

技术创新与政策规范正共同塑造数字人的未来图景

2025年,数字人技术已成为数字内容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短视频市场日活用户突破38亿,内容生产量级达到每秒百万条。在这一流量红海竞争中,数字人技术凭借其高效、低成本的特点正在重构内容生产的底层逻辑。

本文将全面介绍直播数字人和短视频数字人的概念、应用场景、区别、局限性,以及各主流平台的政策态度,帮助您全面了解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

1、数字人概念与类型

数字人是指通过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和实时渲染技术创建的虚拟人物形象,能够模拟人类的外观、表情、动作和语音,用于视频内容创作和实时直播活动。

蝉镜数字人生成方式
蝉镜数字人生成方式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数字人主要分为两大类:

  • 直播数字人:专注于实时互动场景,通过动作捕捉和语音合成技术,能够对用户输入做出即时反应,主要应用于电商直播、品牌互动直播等需要实时反馈的领域。
  • 短视频数字人:主要用于预制内容,通过输入文本或音频自动生成口播视频,简化视频制作流程,广泛应用于知识分享、产品推广等内容创作场景。

按照视觉表现和技术实现方式,数字人还可分为2D写实数字人、3D超写实数字人和二次元风格数字人等多种类型。

2、应用场景与优势

数字人应用场景与优势
数字人应用场景与优势

数字人技术正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其价值和潜力:

  • 电商带货直播:数字人主播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直播,抓住不同时段的流量,显著提高转化机会。数据显示,一些应用数字人直播的商家取得了可观成绩,如单场交易总额达到了13W+。
  • 品牌营销与形象推广:企业创建品牌虚拟代言人,用于广告宣传和用户互动。这些虚拟代言人具有完全可控的品牌形象,不会出现真人明星常见的绯闻或形象危机问题。
  • 知识付费与教育内容:数字人技术为知识内容创作者提供了高效的内容生产工具。通过输入文本,创作者可以快速生成口播视频,无需反复拍摄和剪辑,极大提高了内容输出效率。
  • 政务服务与公共宣传:政府部门利用数字人进行消防宣传、反诈骗教育、政策解读等公共服务内容制作。数字人政务宣传员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技术实现与差异

3.1 技术实现方式

数字人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形象克隆、声音克隆和驱动设置三个关键环节:

  • 形象克隆:可以通过上传照片或视频训练模型实现,高质量的克隆通常需要提供多角度、多表情的素材样本。
  • 声音克隆:利用用户提供的语音样本,通过AI算法模拟出高度相似的音色。
  • 驱动环节:使数字人能够根据输入文本或语音生成相应的口型、表情和动作。

3.2 直播数字人与短视频数字人的区别

虽然同属数字人技术,直播数字人和短视频数字人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特征直播数字人短视频数字人
交互性实时互动,响应观众问题单向内容输出,无实时互动
内容生成实时驱动,内容动态生成预制内容,批量生产
技术复杂度较高,需保证实时性和稳定性相对较低,可后期优化
制作成本相对较高相对较低
适用场景电商直播、互动活动知识分享、产品推广

4、平台政策与合规风险

4.1 主流平台政策态度

国内外主流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对数字人技术普遍采取技术中立但合规监管的态度:

  • 抖音:明确禁止完全由AI驱动的无人直播,要求虚拟人资质需绑定真人实名认证账号,直播时必须由真人实时操控互动。虚拟主播需在画面1/10以上区域标注”AI生成”,未标注者将被判定为”虚假直播”。
  • 快手:采取”限制纯AI,鼓励混合模式”策略,取消纯数字人直播流量扶持。要求实时评论回复延迟超过3秒、回复内容与问题无关时将触发违规检测。
  • 淘宝直播:禁止使用非官方授权的AI直播工具,仅允许使用平台认证工具。要求确保直播内容可实时调整,虚拟主播宣传需与商品详情页一致。

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6月发布的《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使用人工智能等技术生成的人物图像、视频从事直播营销活动的,直播间运营者应当在直播页面进行显著标识,持续向消费者提示该人物图像、视频属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生成。

4.2 违规与封号风险

数字人直播确实存在违规和封号风险,但这些风险主要源于技术误用与运营失范。常见的违规行为包括:

  • 未标注AI身份:某跨境美妆品牌使用数字人直播未标注,30%账号被封。
  • 录播循环内容:使用固定话术库,被判定为”低质内容”,导致限流。
  • 互动缺失:单方面输出话术且无观众响应,被识别为”无效直播”。

需要注意的是,平台封控的不是数字人技术本身,而是违规操作行为。只要遵守平台规则,使用高质量的数字人系统,并保持有效互动,数字人直播完全可以符合平台要求。

5、数字人开发公司的战略转向

近期,不少数字人开发公司暂停或放弃了直播数字人的研发,转而专注于短视频数字人的开发。这一战略调整主要源于以下因素:

5.1 平台政策压力

各大平台对直播数字人的严格监管政策是开发公司战略转向的主要原因。平台要求直播数字人必须由真人实时驱动和监控,这大大降低了数字人直播的自动化程度和成本优势。

5.2 技术实现难度

直播数字人需要实现实时交互和高稳定性,技术难度较大。而且,平台对直播数字人的审核标准更为严格,技术要求更高,导致开发成本和难度增加。

5.3 合规风险控制

短视频数字人主要用于预制内容,合规风险相对较低。而直播数字人面临实时监管,违规风险更高,一旦违规可能面临封号等严重后果。

5.4 成本效益考量

从投入产出比来看,短视频数字人的开发成本较低,适用范围更广,且可以实现批量生产,规模效应更明显。而直播数字人需要更高的技术投入和运营成本,但应用场景受限。

6、数字人vs真人:效果对比

数字人直播与真人直播各有优劣:

  • 成本与效率:数字人直播最显著的优势在于成本节约效率提升。传统真人直播需要承担主播薪资、团队运营、场地设备等附加成本,而数字人主播提供”零工资、零社保、零请假”解决方案,一次投入可永久使用。
  • 表现力与稳定性:真人直播的优势在于情感真实临场反应灵活。数字人直播则提供绝对品牌安全内容一致性,能够精准复刻脚本,确保核心信息100%可控传递。
  • 互动与转化能力:在互动能力方面,真人主播通常具有先天优势。但数字人的互动能力正在快速进化,先进的AI数字人系统支持实时解析评论区提问,每分钟处理超50条弹幕,并可自动生成针对性回复。

7、注意事项与实操建议

7.1 合规操作指南

为了降低数字人直播的违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防封策略和合规措施:

  • 选择合规技术方案:优先选择支持”实时驱动+实时渲染”的系统,并确保接入真实摄像头和麦克风信号。
  • 保持有效互动:定期插入观众点名、红包互动等强交互环节,回应评论区提问,避免单向输出。
  • 内容透明度:按照平台要求显著标识”AI生成”内容,确保消费者知情权,避免误导性宣传。
  • 分阶段启动:新账号首周采用”真人+数字人”组合直播模式,待账号权重提升后再逐步增加数字人直播时长。

7.2 数字人运营与优化策略

成功运营数字人直播需要专业的策略和方法:

  • 时段策略优化:根据目标受众活跃时间安排直播时段,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24小时直播。
  • 话术迭代机制:建立话术优化机制,通过A/B测试筛选高转化话术,逐步淘汰低效内容。
  • 人机协同策略:采用”真人+数字人”组合直播模式,关键时段由真人主播主导,常规时段由数字人值守。

8、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人技术正在朝着更加智能化交互化合规化的方向发展:

  • 技术融合深化:AI大模型将深度融入直播内容生成,实现更自然的多模态交互。
  • 行业标准建立:中国广告协会拟出台《虚拟人直播合规指南》,明确数字人身份认证、内容审核细则。
  • 人机协同进化:最成功的应用可能是”真人+数字人”的协同模式,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真人提供情感连接和创造性,数字人提供效率和稳定性。

结语

数字人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内容创作和直播电商的生态格局,为企业和创作者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可能性。然而,数字人并非万能解决方案,其成功应用需要建立在技术合规、内容优质和运营智能的基础上。

对于企业和创作者来说,关键在于找到技术赋能与人文连接的平衡点。在掌握技术工具的同时,不忘内容本质和用户价值,才能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真正获得长期竞争力。